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规章制度 > 相关政策 > 正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评估标准


2009年12月16日 00:00  点击:[]

内蒙古农业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评估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分值

评审要求及主要观察点

评分

一、实验教学

1.1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①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能根据自治区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与自身条件,准确制定出学校发展规划及学校定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全面提高,重视实验教学,相关政策配合落实。

3

①学校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实施要求,体现出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②学校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有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③中心有实验教学改革和中心建设的思路及规划方案,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取得实效;

④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能有机结合,实验教学安排符合认知规律,并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⑤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技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取得实验数据,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科学表达实验结果,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思路清晰,规划合理,方案具体,适用性强,效果良好。

4

③实验教学定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安排适当

3

1.2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①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

5

①基础课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并独立设课,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例合理,应根据培养目标(依托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形成配套、科学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②分别列出以下实验项目的名称、学时数及所占比例并对该体系进行说明

⑴基本实验教学项目;⑵提高型实验教学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⑶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

③实验项目改革应与科学研究、新实验技术应用、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并列出5年来实验项目的改进率和新开项目更新率

④提供实验教学大纲,并对其特点进行说明,学生应有一定自主选择性

⑤现有实验教材能覆盖本中心承担的所有实验教学项目,并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及先进实验手段方面有突破,实现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并形成体系

⑥说明教材体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的关系

②教学内容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与科研、社会实践应用紧密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实验项目更新率合理

3

③实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安排满足学生自主选择

1

④实验教材不断改革创新,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

1

1.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①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方案设计有利于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2

①报告实验技术研究、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及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②报告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特色及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实验方式和实例资料

③有自行开发(或引进)的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和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课件),并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及其效果的情况

④*有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网络环境和条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使用及其效果的情况

⑤有多元考试考核方法,有学生实验考核(考试)成绩单、平时成绩记录,试题库建设情况

②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实验方式

4

③实验教学手段先进,引进现代技术,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

2

④建立多元实验考核方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能力

2

1.4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

①教学覆盖面广,实验开出率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对实验教学评价总体优良

3

①报告实验教学覆盖面和具体教学效果,说明实验教学总体评价的方式与结果

②报告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掌握提高的情况,学生创新成果、正式发表的论文和自治区级以上的获奖情况

③承担自治区级以上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及完成情况

④报告实验教学改革成果、说明近五年来承担教改项目、出版专著、教材编写、论文发表情况及获自治区级以上奖励情况

⑤*应有自治区级以上教学奖励

②学生基本知识、实验基本技能宽厚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实验创新成果多,学生有正式发表的论文或者自治区级以上竞赛奖等

3

③承担自治区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成果突出,有广泛的辐射作用

2

④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丰富,有自治区级以上获奖的项目、课程、教材及发表高水平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等

2

二、实验队伍

2.1队伍建设

①学校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合理

3

①学校(中心)有实验队伍建设、管理的规定、办法,实验队伍的建设规划合理

②学校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管理改革,在设岗、聘任、职称评审中能体现出激励机制,有相应的政策

③学校(中心)有实验队伍培养培训的制度(办法),中心每年要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组织安排培训并有落实情况资料

④根据中心工作特点,制定各类人员具体考核办法,并按办法规定进行考核

②政策措施得力,能引导和鼓励高水平师资积极投入实验教学

4

③重视实验教学队伍提高,培养培训制度健全、落实,富有成效

3

2.2队伍现状

①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学术水平高,热爱实验教学,管理能力强,具有高级职称

2

①主任应具有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并在本学科教学方面有较大影响和较突出的成果、业绩,有中心主任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和学校任命(聘任)中心主任的文件

②中心人员由实验教师(含专、兼职)、实验技术人员(含管理人员)两部分组成,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科学、合理,与学科建设及发展需要紧密结合

③有中心人员组成情况的详细资料及管理数据库

④有按中心工作量计算应配和实配实验技术人员数量的资料

⑤听取体现中心人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科研、应用实践和国内外交流情况介绍

⑥听取体现中心人员创新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治学严谨,勇于探索情况介绍

⑦中心实验队伍中的优秀事迹和获评个人与集体奖励的情况

②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建设结构合理,符合中心实际,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形成动态平衡

4

③实验教学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强,实验教学水平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广泛参与国内外同行交流

2

④实验教学队伍教风优良,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

2

三、管理模式

3.1管理体制

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实行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教育教学资源统筹调配,资源共享,使用效益高

3

学校关于中心机构成立的文件中有中心建制和管理级别的内容,中心主任任命及岗位职责文件,有中心教育资源统筹调配、共享的管理与执行方法(内容)

3.2信息平台

①具有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平台

3

①检查中心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如CAI等

②已建立实验室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实验室基本信息实现计算机管理

③实验教学已实现网络化管理,如网上预约、网上下载资料、网上答疑等

④有中心基本信息收集、整理,汇总制度并实行网络化管理

②建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平台

3

③实现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和网上辅助教学

3

3.3运行机制

①实验教学开放运行,保障措施落实得力,中心运行良好

2

①实验室有开放管理运行办法,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时间>10小时/天,范围及覆盖面广(开放率≥80%),提供实验室开放实施记录

②检查相关规章制度和办法

③有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办法和措施,有管理落实并严格执行的综述,有实验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注:开放率=开放实验室数/总实验室数

②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体现以学生为本

1

③实验教学考评办法科学合理,体现改革创新和激励机制

1

④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投入制度化

2

⑤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

2

四、设备与环境

4.1仪器设备

①仪器设备品质精良,能做到组合优化,数量配置合理,满足现代实验教学要求

3

①仪器设备性能指标稳定,故障率低,常规设备1人1组,专业基础可2人一组(套)

②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应达到教育部要求

③报告近5年来改进仪器设备情况,自制仪器设备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评价

②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利用率达95%以上

3

③改进和自制仪器设备有特色,教学效果好

3

4.2维护运行

①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效果好

1

①有学校(中心)制定的仪器设备管理、使(借)用、维修、维护、丢失损坏赔偿、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办法)

②现场抽查5台800元以上仪器设备,检查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校编号是否账物相符

③有仪器设备维护和完好率统计记录本并现场抽查

④检查运行维护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②维护、维修措施得力,设备完好

1

③仪器设备完好率,资产账、物相符率100%

2

④仪器设备维护经费足额到位

2

4.3环境与安全

①实验室(包括辅助室)用房面积、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实现智能化

2

①检查实验用房面积,标准是否符合中心建设要求

②实验室照明、室内噪声、通风、温湿度、水电气管道连线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③检查“三废”处理措施及实际处理情况和记录

④“四防”器材和应急设施齐全,安全措施健全,安全责任明确,并检查安全记录和实验室标识情况

⑤有特殊技术安全规定和措施,有相应证件、文件,岗位责任明确

⑥五年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②实验室设计、设施、环境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环保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要求,应急设施和措施完备

2

③认真开展广泛的师生安全、环保教育

1

附件:

点击放大 扫码分享
规章制度

版权所有©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植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东街内蒙古农业大学新校区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